党团活动
【献礼党代会】临床药理研究所:育人引才促发展
文章来源:临床药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9-10-24    浏览次数:253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认清教师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做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者,是临床药理研究所全体教师始终坚守的初心。回首过去的五年,在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临床药理研究所全体教师奋发进取,砥砺前行,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尽心尽力为学校发展努力工作,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强基搭台,支撑学术技术发展

  

1984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临床药理研究所,是我校重要教学科研单位。近年来,该所不断凝练育人和科技发展思路,在抗炎免疫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上特色显著。优良的学术技术平台是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也是学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的条件基础。临床药理研究所一直高度重视学术技术平台建设,2014年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筹集经费购置了药效学评价、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药物分析、形态学等大型仪器设备,建设了抗炎免疫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抗炎免疫药物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学术技术平台,为我校药理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药理毒理学和药学成为省一流建设学科以及学校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强联合,共建抗炎免疫药物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抗炎免疫药物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以我校为牵头单位,联合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内著名医药企业和单位组建而成。该中心以自身免疫病、肝病、肿瘤等相关疾病诊断或治疗药物研发为主要方向,汇聚优势资源,协同各方创新力量,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在类风湿关节炎病理机制及其治疗药物研究、炎症免疫相关肝病及其治疗药物、炎症免疫相关疾病治疗药物的药效学研究评价体系建设、治疗RA药物临床试验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有力推动了中心及其组建单位获得1.1类新药临床研究批件5个,仿制药物临床研究14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余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4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1项,以及安徽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等各级各类60余项项目资助。

特色突出,抗炎免疫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五年定期评估。2016年,教育部开展生命领域重点实验室五年定期评估工作中,来自全国的156个重点实验室参加评估。在淘汰机制下,共有14个实验室未通过定期评估被摘牌,我校抗炎免疫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良好”等次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评估。该实验室多年来聚焦于研究方向,在科学研究、团队建设、平台开放与运行、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运行积极,研究活跃,产出显著,成为我校省级以上科技平台建设的重要标杆和引领力量。

努力拼搏,有力支撑药学一级学科建设与发展。临床药理研究所继承创新、开拓进取,在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机制、药物靶点发现及创新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研究成果作为典型实例在学位点评估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药学学科在全国参加评估的104个学校药学学科中排名为B档,进入前20%,为我校药理学和毒理学科、临床医学学科等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做出重要贡献。

    

科教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临床药理研究所是学校研究生、留学生和临床医学本科生《临床药理学》等课程的主要教学单位,各任课教师能利用本所拥有科研平台优势,结合自身科研经历,科教融合,在教学、网络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中取得良好成绩,进一步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全英课程继成为“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后,又获得“安徽省精品课程”省级质量工程建设;《基础与临床药理学》《药理实验方法学》成为我校研究生精品开放课程。该所所长魏伟教授为留学生《临床药理学》(英文)教学大纲主编。

    

继承发扬,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多年来,临床药理研究所全体教师潜心科教一线,以抗炎免疫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为主要方向,加强科学研究,在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病理机制、治疗药物作用机制及新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4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面上或地区联合项目9项、青年基金8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项;发表SCI期刊收录论文14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2项,转让科技成果1项,服务医药企业获得新药临床研究批件5个。

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病理机制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药理所魏伟教授团队首次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细胞平衡破坏和滑膜细胞恶性增生与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异常密切相关,GRK2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的新靶点,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其研发创新治疗药物提出了新思路。“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炎症病理机制及抗炎免疫药物新靶点发现”获得了2015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创新药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药理所注重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继1998年新药白芍总苷上市之后,原创化合物CP-25IgDFc-Ig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分别于2014年、2019年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CP-25发明专利于2015年以500万元转让至制药企业,目前正按新药注册要求推进研究,上市后学校将享有销售额1%的收益。

服务我国医药企业新药创制中影响显著。药理所积极服务科研院所和医药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安徽安科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恒瑞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烟台荣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金盟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景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2014年以来,先后完成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1类新药人参皂苷C-KTACI-IgJAK1抑制剂等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为企业获得新药临床研究批件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促进我国新药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聚英育才,提升人才建设质量

  

临床药理研究所围绕主要研究方向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专业背景等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现有教授4人,副高职称13人;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4人。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养,2014年以来,从香港中文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引进博士2名,聘请1名塔斯马尼亚大学免疫学教授来所兼职工作,并先后派出8名青年教师赴境外知名大学研修。学术队伍现为安徽高校抗炎免疫药物创新研究科研创新平台团队、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中药抗炎免疫药理学安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设有省级特聘教授岗位。团队负责人现兼任国际基础与临床药理学联合会临床药理学分会理事(全世界共14人)、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通报》主编等职。团队成员有国家级人才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家奖获得者、省级特聘教授、省级青年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杰出青年及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

自药理学1990年成为安徽省属高校首个博士授权学科以来,临床药理研究所便开启了我校高级人才培养的新征程,培养了一批有家国情怀有能力的高级精英。截至目前,该所已培养毕业博士95人,其中,2014年后毕业博士生28人。他们中有的成为校院领导、大学教授博导、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获得者,有的成为名医名药师、企业技术带头人等,并为我校多个学科学位点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进取,砥砺前行。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临床药理研究所全体教师将在今后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和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等工作中更加努力奋进,以实际行动描绘安徽医科大学的美好画卷!(临床药理研究所 吴华勋 严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