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公布了2021年度高水平导师、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我所获得佳绩。
魏伟教授荣获“省级高水平导师”。魏伟教授从教三十多年,牢记使命坚守初心,言传身教立德树人,在教书育人方面成绩斐然,已培养毕业博士、硕士人才200余名。培养的研究生曾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安徽省优硕论文、校优博论文等荣誉,很多研究生已成为各个单位的带头人和骨干,培养质量效果明显。培养毕业的研究生近5年多人次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青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安徽省杰青项目等,多人获“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安徽青年科技奖等。他执着事业追求,一心致力学问,提出了“炎症免疫反应软调节”学术新观点,并在此理论指导下,长期开展的系统性研究也因此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同时他带领团队成员研发了天然药物来源的小分子化合物CP-25、CP201和生物大分子IgDFc-Ig融合蛋白原创候选药物(获6项中国发明专利,国际PCT专利3项)。他本人因长期坚持特色研究,入选了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1960-2019)和“2019年度影响力”、“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执着科研工作的同时,他坚持践行科研服务社会,与国内多个大型药企开展合作,应用理论和技术为我国多个原创药物(人参皂苷CK、TACI-Ig、JAK抑制剂等)研发提供学术技术支撑,助力新药研发,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建设。他积极加强学科发展,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药理学科先后成为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抗炎免疫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抗炎免疫药物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奖补资助、安徽省高峰学科等,为学科持续高质量发展建立了多个重要的学术技术平台。
以张玲玲教授为第一完成人,全所导师作为共同完成人的教学成果——“以胜任力为导向创建‘多轮齐驱、多措并举’新型育人模式,培养卓越药学人才”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胜任力的本质就是一个人具备的胜任学习和工作的素质,学生胜任力发展最重要的体现就是综合素质的提高。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建立契合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发展,培养高质量药学人才,本所导师团队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以胜任力为导向,注重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以导师负责、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为路径,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创新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团队立足新时代的新需求,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我所历来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加强改革创新,注重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凝练,有效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在高水平导师、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过程中,我所高度重视、提前谋划,认真总结和凝练研究生培养的成果和特色,充分体现了我所近年来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本次高水平导师、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对我所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肯定,也是我所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对我所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研究生培养内涵建设、培养高质量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高水平导师队伍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保障。今后将充分发挥教学成果奖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加强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认真贯彻执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服务国家和地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及经济社会建设。